厦大海洋与地球学院严晓海教授研究团队揭示气候变化的开关和引擎

摘要:CADF大联盟网获悉,近期,国家“千人计划”教授、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特聘教授严晓海及其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

CADF大联盟网获悉,近期,国家“千人计划”教授、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特聘教授严晓海及其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解释了西太平洋暖池、北大西洋副极地环流海域和海洋中深层三个重要的海域如何影响全球气候系统,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开关”和“引擎”。

严晓海研究团队发现,西太平洋暖池——印度-太平洋中一个比周围水体更轻、更暖的大型水团,在过去三十年中不断地向西迁移(这与其他的相关研究的发现相一致),且其水体体积自1982年以来增长了近14%。研究团队认为暖池是驱动气候变化的“引擎”,因为其巨大水体具有相当大的吸热和储热能力,而且在厄尔尼诺期间还可以在太平洋中发生大范围移动。暖池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其海表温度高于28摄氏度。因为水体较暖,其温度的轻微变化都会对全球海洋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风和海洋环流的模式以及水团的体积。同时,海洋上层的冗余热量也会向下传递到深海,引起海表以下约300-2000米的海水增暖。

研究指出,由于海洋深层海域的热量再分配、存储,在1998-2013年间观测到的全球海表增暖停滞期间,全球几乎所有的海盆都出现了增暖。“很难说到底是哪一个洋盆对全球深海变暖起到最大的贡献,但我们的数据显示印度洋对全球深海变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全球表面变暖“停滞”期间,印度洋占据了全球次表层海洋和深海热量增幅的30%。”温度可以作为热量变化的指数,而海水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涡动动能(也称为湍流能量)是大洋环流的指标,它导致了海水产生对流运动。通过研究1998年到2013年间的数据,严晓海研究团队发现在全球表面变暖“停滞”时期,北大西洋副极地地区的增暖现象出现极端变化。为解释这种变化现象,严晓海研究团队的成员,近海海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张玮玮对拉布拉多海上观测到的海表温度和与海洋洋流模式相关的湍流能量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在“停滞”时期,在西格陵兰洋流附近的湍流能量有着明显的年际变化,这可能是受北大西洋涛动和副极地环流变化所驱动。涡的数量越多,拉布拉多海中央出现的湍流数量也越多,这使热量加速向深海传输,从而引起海表冷却效应。这些成果近期发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与《Nature Scientific Report》期刊上。

在另一项研究中,严晓海研究团队整合了大量海面高度、温度、盐度和风场等卫星遥感数据和 “Argo”浮子(目前主要的海洋热容量监测手段)的温度数据,利用机器学习领域的“随机森林算法”来估算次表层温度异常。严晓海说,常规的海洋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内部的研究中并不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因为电磁波无法穿透海表。深海遥感、机器深度学习、数据挖掘技术把空间遥感对海观测有效地拓展到深海。通过将温度的变化分解为自然升降(起伏)和由风和海洋混合作用造成的变暖,研究人员确定,在北大西洋副极地环流西部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海表热量从表面转移到深海造成的。研究团队的廖恩惠博士解释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它叫做“开关”,因为它把热量从海表面转移到深层海域。”

随着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更深入的研究,严晓海认为他的研究团队正在进行的工作可能具有跨学科应用价值前景。他和该领域其他科学家最近在《Earth Future》联合发表的一篇论文,被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GU)引用为2016-2017年十大(Top 10)最多下载的论文之一(下载已超过万次)。严晓海说:“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气候变化以及海洋温度变化对物理过程的影响,但是也能应用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比如海洋酸化和碳循环。”

 

火烈鸟小钟
作者/编辑: 火烈鸟小钟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大家都爱看

阅读更多 校园信息

为您推荐